• 繁體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首頁
  • 高雄醫學大學
  • 教務處
  •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
  • 網站導覽
  • 後台管理

前端編輯

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,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。

  • 首頁
  • 教學評量
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學生專區
  • 教師專區
  • 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操作說明
  • i高醫APP評量
  • 學生專區
  • 教師專區
  • 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操作說明
  • i高醫APP評量

學生專區

Q01:教學評量問卷的種類?

Q01:教學評量問卷的種類?

分為「課程評量」、「教師教學評量」兩種。「課程評量」調查課程整體的品質,「教師教學評量」:調查各授課教師的教學品質。

Q02:為何要填寫教學評量?

Q02:為何要填寫教學評量?

教學評量為學校、教師改善教師教學與課程品質之重要依據。同學對於課程、授課教師之建議及鼓勵,可進而提升本校總體教育品質。

Q03:哪裡填寫教學評量問卷?

Q03:哪裡填寫教學評量問卷?

請同學登入校務系統後,於「D.1.20教學評量」填寫問卷。若同學有操作上的問題,可參考教學評量系統操作說明

Q04:教學評量系統何時開放?

Q04:教學評量系統何時開放?

除特殊課程(如:醫學院Block課程)外,一般課程及見實習課程之教學評量,為期中考後至期末考周,實際開放期間依教務處公告為準。

Q05:為什麼教學評量系統是不記名,老師卻能看到填卷學生名單呢?

Q05:為什麼教學評量系統是不記名,老師卻能看到填卷學生名單呢?

同學填寫的問卷內容和填卷名單,分別為兩支不同程式。老師及系統管理員都只能看到評量的總結性結果(整體平均分數及統整後的開放性意見),無法辨識同學填寫的問卷是哪一筆,故請同學可秉持理性態度寬心填答。

另外,為避免教師自動將學生對號入座及保護學生權益,問卷數小於5份的評量紀錄及「教師教學評量」學生填卷名單,都不提供教師查詢;僅於教學評量系統關閉後,開放「課程評量」學生填卷名單,供老師查詢或填卷鼓勵加分的依據。教師所看到的教學評量畫面如下:教師教學評量


課程評量

Q06:有效評量的標準是甚麼?有何用處?

Q06:有效評量的標準是甚麼?有何用處?

考量評量結果的信效度與客觀性,設立有效評量門檻為50%(含)以上的修課同學填卷,且問卷數至少10份(含)以上。對於同學評量達有效評量門檻之科目及教師,學校會進行相關獎勵、預警與輔導,所以請同學踴躍上網填卷表達您的感受。

Q07:教學評量待提升之老師或課程,學校後續處理為何?

Q07:教學評量待提升之老師或課程,學校後續處理為何?

學校會開教學品質促進委員會審議評量結果。評量分數高的老師,學校會給予獎勵;而評量分數待提升的老師,學校會訪談上課的學生,並輔導老師改善教學。教學評量是一個公開又有用的反應管道,同學的心聲與感受,可以即時傳達給授課老師,只要同學給老師友善且具體的改善建議,相信師生一起努力,一定能提升教學品質。 

Q08:評量已過開放期程,但我還沒進行評量,該怎麼辦?

Q08:評量已過開放期程,但我還沒進行評量,該怎麼辦?

因為評量開放時間為全校統一進行,無法個別開放,敬請同學務必注意評量開放時間,並於期限內上網完成填卷,以利將寶貴的建議回饋給授課教師跟課程。

Q09:如果我不小心填錯給老師的評量級分,可以幫我刪除或更正嗎?

Q09:如果我不小心填錯給老師的評量級分,可以幫我刪除或更正嗎?

因為本校的教學評量系統是採取不記名方式,故無法知道同學填的是哪一筆,除非您剛好有填開放式意見,且能提出相關佐證,經核對後無誤,才能刪除您錯誤的填卷紀錄,並請您再重新填卷。

Q10:教學評量有用嗎?

Q10:教學評量有用嗎?

  1. 學校會開會審議評量結果。評量分數高的老師,學校會給予獎勵;而評量分數待提升的老師,學校會訪談上課學生,並輔導老師改善教學。
  2. 教學評量是一個公開又有用的反應管道,同學的心聲與感受,可以匿名又及時傳達給授課老師,只要同學給老師友善且具體的改善建議,相信師生一起努力,一定能提升教學品質。

 

 

教師專區

Q01:教學評量問卷的種類?

Q01:教學評量問卷的種類?

分為「課程評量」、「教師教學評量」兩種。「課程評量」調查課程整體的品質,「教師教學評量」:調查各授課教師的教學品質。

Q02:教學評量系統何時開放?

Q02:教學評量系統何時開放?

除特殊課程(如:醫學院Block課程「教師教學評量」)外,一般課程及見實習課程之教學評量,為期中考後至期末考周,實際開放期間依教務處公告為準。

Q03:有效評量的標準是甚麼?有何用處?

Q03:有效評量的標準是甚麼?有何用處?

有效評量門檻為50%(含)以上的修課同學填卷,且問卷數至少10份(含)以上。學校每學期會召開教學品質促進委員會審議評量結果,對於評量達有效評量門檻之科目及教師,進行相關獎勵、預警與輔導。 

Q04:分組教學課程(eg.見實習,PBL,服務學習),如何設定學生需評量的老師?

Q04:分組教學課程(eg.見實習,PBL,服務學習),如何設定學生需評量的老師?

主負責教師需於評量開放前,至「T.2.0.04a.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」完成每一位同學的分組指導老師,以利系統可正確產生評量的問卷。

分組教學設定

PBL分組教學設定

Q05:分組教學課程,評量問卷數大於帶組學生數,為什麼?

Q05:分組教學課程,評量問卷數大於帶組學生數,為什麼?

主要原因為,主負責教師未及時完成「T.2.0.04a 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」,以致非帶組學生評核錯誤情況發生。如欲修正,敬請來信(電)與我們聯繫!

Q06:分組教學課程,指導老師為校外老師時,如何設定?

Q06:分組教學課程,指導老師為校外老師時,如何設定?

若為校外老師,主授課教師可於校務資訊系統「T.2.0.01.授課教師,時數維護」,新增加一位職號"999999"(姓名欄空白,兼任,講師)作為代表,再至「T.2.0.04a 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」進行勾選。

分組指導校外老師

分組指導校外老師02

Q07:「教師教學評量」有效加權平均值的算法?

Q07:「教師教學評量」有效加權平均值的算法?

該值為有效評量各科目授課時數乘以平均分數後之累計,除以有效評量總授課時數,計算後之分數。
有效加權平均值計算公式

Q08:「教師教學評量」有效加權平均值為0,為何?

Q08:「教師教學評量」有效加權平均值為0,為何?

因為有效加權平均值為,採計有效評量之平均值與授課時數進行加權,有效加權平均值為0,常見原因如下:

  1. 課程進度大綱<講授者>及<類別> 未正確設定,如<類別> 欄位空白,系統以0計算。
  2. 授課時數無法採計,老師可進校務系統「T.2.0.01a.授課時數查詢(102年版)」查詢,如授課時數歸類在「其他(臨2不列入計算)」之欄位下,此類無法對應至課程(系所僅提供總時數),故系統無法正確計算。

授課時數範例

以上,敬請教師知悉! 若授課時數有錯的話,請老師與註冊課務組提出授課時數修改需求後,再通知我們,以利重新統計您的教學評量分數。

Q09:「教師教學評量」的授課時數有誤,要如何處理?

Q09:「教師教學評量」的授課時數有誤,要如何處理?

現行授課時數均依照課程進度大綱自動計算產生,敬請老師先行與註冊課務組提出課程進度大綱修正後,再通知我們,以利重新統計您的教學評量分數。

Q10:為何看不到學生評量紀錄(質性意見)?

Q10:為何看不到學生評量紀錄(質性意見)?

為保護學生,系統設定填卷筆數小於5筆,授課教師無法查看學生填卷名單及評量資料(質性意見),且「教師教學評量」學生填卷名單亦不提供老師查閱,僅於系統關閉後隔日開放「課程評量」填卷名單供老師查詢,不便之處敬請老師見諒。

本中心將於期中考至期末考間,發信提醒全校同學上網填卷,請老師亦於課堂上多多鼓勵同學上網填答,予以教學上的回饋。

Q11:教師升等計分標準所列之「教學評量」分數是哪一種?

Q11:教師升等計分標準所列之「教學評量」分數是哪一種?

教師升等計分標準所採之「教學評量」分數,係指「教師教學評量」有效加權平均值。當學期未產生有效加權平均值時,教師評鑑、升等得改以採計全部評量問卷數加權平均值。

Q12:非該課程的授課教師,但仍有學生對我進行評量,該如何處理?

Q12:非該課程的授課教師,但仍有學生對我進行評量,該如何處理?

教學評量是依據課程進度大鋼進行,若您非該課程的授課教師,則需請主負責教師協助,我們才能協助處理,以免影響到您的權益。

 

 

 

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操作說明

 Q1:如何設定「T.2.0.04a.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」?

T.2.0.04a.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操作說明檔下載

 
Q2:可以用檔案匯入的方式設定「T.2.0.04a.學生分組指導老師維護」嗎?

T.2.0.04a.使用Excel轉成CSV檔匯入指導老師操作說明檔下載

 

 

i高醫APP評量

Android版i高醫APP

Android版i高醫APP

Android版i高醫APP下載說明

Android版教學評量操作說明

{slider IOS版i高醫APP}

IOS版i高醫APP下載說明

IOS版教學評量操作說明

 

中心業務

  • 中心簡介
    • 中心沿革
    • 宗旨目標
    • 成員介紹
  • 公告事項
    • 中心公告
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教學型兼任助理
    • 法規修訂
    • 校外來文
  • 教師發展委員會
    • 本委員會設置辦法
    • 功能執掌與委員名單
  • 教學評量
    • 教學評量要點
    • 教學評量績優名單
    • 教學品質促進委員會
    • 歷年統計資料
    • 下載專區
    • 常見問題
  • 教師成長計分
    • 教師成長計分辦法
    • 查詢個人成長計分
    • 各單位申請計分流程
    • 重點課程說明
  • 成長社群專區
    • 社群實施要點
    • 申請及審查結果
    • 參與證明申請
    • 表單下載
    • 成果分享
  • 教學優良與教學傑出教師
    • 教學優良與教學傑出教師遴選與獎勵辦法
    • 歷年「教學傑出教師」獲獎名單
    • 歷年「教學優良教師」獲獎名單
  • 優良教材獎勵
    • 優良教材獎勵辦法
    • 作業程序及說明
    • 獲獎勵名單
  • e-portfolio
    • 新版教師評鑑功能
    • 教師評鑑辦法
    • 教師歷程檔案
  • 教師輔導機制
    • 新進教師
      • 新進教師傳習制度
      • 教學資源相關
      • 教師傳習制度實施辦法
    • 教師教學輔導
      • 教學評量要點
      • 教學輔導辦法
      • 教學輔導作業程序
    • 教師研究輔導
      • 教師研究輔導辦法
      • 研究輔導作業程序
      • 研究輔導小組名單
    • 新進教師懶人包
      • 相關資源連結
  • 教學型兼任助理
    • 實施辦法
    • 制度說明
    • 培訓課程
    • 職缺查詢
    • 表單下載
    • 教學型兼任助理報到系統
    • 教學型兼任助理 FAQ
  • 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
    • 公告訊息
    • 簡報資料
    • 教學實踐研究育成計畫申請說明
    •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
    • 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
  • 教學成長系列課程
  • 同儕觀察學習
    • 制度簡介
    • 課堂學生說明
    • 最新開放課程
    • 歷年同儕觀摩課堂

熱門連結

  • 學術倫理暨智財權專區
  • 跨領域教師教研媒合機制
  • 團隊導向學習教學法教師手冊

2014 © 高雄醫學大學 教務處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
建議使用 Chrome / Safari / Firefox 瀏覽

網頁維護:歐秀慧

    • 校址: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 勵學大樓2樓 辦公室
      • 電話:(07)312-1101 ext. 2795
      • 傳真:(07)313-6862
      • 信箱:cfd@kmu.edu.tw
Go to top